创业故事
范绍和:退伍军人养殖桂花鱼苗的“鱼苗经”_农村创业小项目
日期:2016-10-26 16:38  点击:477

  在阳春市潭水镇水口村,星星点点的鱼塘和孵化池遍布各处,全村3800多人有2000多人从事鱼苗孵化产业。这些被称为“聚宝盆”的孵化池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经济支柱。而带动当地农户养殖桂花鱼苗的,是村里一位退伍军人,他叫范绍和,今年53岁,个子不高却非常健谈,有30年的养殖鱼苗的经验。他也是潭水镇第一个引进并摸索出桂花鱼苗孵化技术的人。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与鱼苗打交道,热心地为每一位上门取经的群众介绍他的“鱼苗经”,让桂花鱼苗孵化技术惠及广大群众。

  艰难摸索出桂花鱼苗孵化技术

  范绍和是阳春市潭水镇水口村人,1986年退伍回到家乡后便从事四大家鱼的养殖和鱼苗孵化工作。

  由于四大家鱼市场饱和,肉鱼和鱼苗不怎么赚钱,有时还会亏本。1993年,迫切转型的范绍和通过市场调查发现,桂花鱼在市场上被当作淡水海鲜销售,价高好销,每斤高达80多元。在佛山南海,养桂花鱼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产业,并形成了专业市场。范绍和了解情况后,从江门水产研究所购进了4万元桂花鱼回村养殖,希望能够一炮而红。

  可是,桂花鱼作为名贵鱼种并不好养活,其养殖技术与四大家鱼有很大区别。现实也狠狠地打了范绍和一棒,由于缺乏经验,第一批鱼全军覆没。让他欲哭无泪的是,这4万元当中有1万多元是他花了13天卖了15头猪筹集的,连卖猪钱也打了水漂。

  不向命运低头的范绍和痛定思痛,他找来相关书籍,日夜苦读,期待打个翻身仗。现实还是给他开了玩笑,书本知识根本不合用,第二批鱼也完了。于是,范绍和踏上了取经之路,他到邻镇一个有成功经验的养殖户上门取经,却碰了闭门羹,就连参观鱼苗场的要求也被别人拒绝。

  求人不如求己。沉下心的范绍和拿出军人的吃苦精神,决定自行摸索出桂花鱼养殖和孵化技术。他在鱼塘边观察桂花鱼的生长过程,逐渐掌握了桂花鱼的养殖方法。桂花鱼产卵后,他又日夜蹲守在孵化池旁,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鱼苗的变化。由于池子的水是流动的,时间一长,范绍和顿感两眼发花,头晕脑胀,闭上眼睛眼前全是旋转的水花,一个踉跄栽倒在旁边的水池。他顾不上浑身湿淋淋,爬起来继续观察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长时间观察,范绍和掌握了桂花鱼整个孵化技术流程,鱼苗和亲鱼的成活率达到了99%以上的满意效果。这个消息吸引了不少村民上门,跟着他一起工作。而范绍和也不藏私,手把手地教给他们。这些人学会技术之后,回到当地办起了桂花鱼孵化场,把桂花鱼养殖孵化技术带到了潭水各地。

  牵头打通桂花鱼苗流通环节

  范绍和说,要提高农产品的效益,关键是打通流通环节。佛山南海是全国桂花鱼的主产区和孵化区,各地的桂花鱼苗销售,都经过南海销到全国。近年来,由于珠三角水质变差,南海桂花鱼孵化产业逐渐向外转移,而阳春由于山区水质好,气温适宜等因素,孵化的桂花鱼苗质量好、个头大、生长快受到市场欢迎,南海桂花鱼苗孵化产业也逐渐转到阳春潭水。据全国水产市场统计,潭水生产的桂花鱼苗占有全国桂花鱼苗市场80%份额。全镇从事鱼苗中介人员有100多人。目前,范绍和有120亩亲鱼鱼塘,50多个孵化池,年孵化50亿尾四大家鱼鱼苗和2000多万尾桂花鱼苗。

  范绍和说,当时生产出来的桂花鱼鱼苗要运到南海,由南海商人收购加价后再空运送到北方市场。水口村的桂花鱼苗虽然产量大,但没有定价权。

  “当时我们非常想获得销售渠道,很多北方的养殖大户也希望直接到产地进货降低成本,但南海的商人不让我们见到客户。”打通这条销售渠道还有一些戏剧性。1998年,几名客户在南海批发市场观察到,运送鱼苗的大货车是粤q车牌。于是他们租了一辆车,跟着送货返回的货车来到阳春潭水,然后在当地找了一个搭客司机找到范绍和。几位客人参观了鱼苗孵化生产后,双方一拍即合展开合作,直接从潭水发货,随后更多的人加进来,打开了桂花鱼苗的流通渠道。

  打通渠道后,降低运输成本,保证鱼苗成活率又成为一个难题。从2001年起,范绍和逐渐改变了打包空运的做法,开始改用汽车直接运到目的地。范绍和说这也是逼出来的,空运也有很多麻烦,中转环节多、时间长[创业网:www.cYone.com.cn/],打包的鱼苗易缺氧死亡。其次是成本高,单次运费4万元,而汽车运费才1万多元。汽车运量大,装水20吨可运50-100万尾鱼苗,单台车效益达到10多万元。刚开始几次都失败了,范绍和前后亏了200多万,原因是当时高速公路少以及交通堵塞等因素影响,运输时间过长造成鱼苗死亡。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,汽运已成为鱼苗外运的主力。

  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鱼苗孵化产业

  范绍和说,潭水镇的桂花鱼苗孵化产业大发展是从1996年开始的。当时不少农民知道范绍和是个孵化鱼苗的能人后,纷纷上门取经。范绍和不是小气的人,大大方方地把自己成功摸索出来的桂花鱼苗孵化技术倾囊相授,带动并指导农户发展鱼苗孵化产业。很多农户掌握了孵化技术后回去建造孵化池,如开枝散叶般把这项技术带到了潭水各地。

  水口村一共有3800多人,从事桂花鱼养殖和孵化的有2000多人,全村95%的农户都办起了鱼苗场,小的二三亩,多的几十亩。村里近年来新建的房子大多是农民养鱼苗赚来的。几年前,为了更好地带动全村的鱼苗孵化和销售,范绍和在村委会的支持下,牵头成立了阳春市英塘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。有人问他,为什么合作社叫英塘这个名呢?范绍和说,英塘这个名字是有故事的,水口村有一口有400多年历史的鱼塘,占地100多亩,这口鱼塘出产的鲩鱼叫英塘鲩,以其味美肉鲜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名气,每年的产量早早就被人预定了。所以用英塘这个名字可以提高合作社的知名度。

  范绍和说,目前水口村养殖的四大家鱼的鱼苗90%以上作为饲料用于喂养桂花鱼苗,余下不到10%用于养殖成鱼。这样的产业链搭配不仅带动了淡水鱼养殖业,而且大大提高了鱼塘的产出效益,一亩鱼塘一年效益可达4万多元。全村一年鱼苗的产值至少有3000万元。在水口村,不仅有合作社,而且农户之间也成立了互助组,一般是3到5户家庭结为一组,平时互相帮忙起鱼、投料、出货、装车,参与整个生产过程。这种互助组的好处是把各家劳力集中一起使用,省下了请人的费用。

  范绍和每天的工作任务仍然是围着鱼苗转。他在村里走动的时候,不时被路边遇见的村民带到家里,期待他“指导生产”。“和叔,今年有什么新品种介绍。”“我养的这池鱼有什么问题没有,有问题一定要帮忙啊。”可见他在村民当中的威望。有外地商人过来,范绍和从池子捞起一盆鱼苗,指着比蚂蚁还小的鱼苗对客人说:“可别小看了这一池子里的鱼苗,几天时间就有七八千元钱的收入。”

  范绍和说,如果当年不走这条路,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。他最大的愿望是潭水镇能建起一个桂花鱼专业市场,不仅让外来客商买到好鱼苗,而且能持续壮大当地鱼苗产业。

  加微信公众号,了解最新创业信息:ditanku

  范绍和:退伍军人养殖桂花鱼苗的“鱼苗经”
  网址: https://www.82203.com

制作真人广录音联系: 18041572880 点击复制到微信加好友联系


录音定制下载: 录音下载
微信:1055335110
QQ客服:1789152518
微信客服:996790305
关注微信公众号: 地摊库
进货,录音定制 联系
QQ微信客服: 1055335110

QQ客服: 1789152518
找货源,学技巧,关注微信公众号:地摊库
地摊创业网

添加方式:
1、扫描左侧二维码
2、添加朋友,搜微信号:ditanku
3、搜公众号,搜微信号:地摊库


  • 1“农夫豆坊”天然果蔬彩色豆腐_农村创 
  • 2淘宝代运营靠谱吗?小伙花两万元办了“ 
  • 3投诉北京喜悦童年儿童用品有限公司_农 
  • 4梨子有些什么品种?梨子主要种植品种_ 
  • 5广州瀚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理于绍阳 
  • 63000盒自热盒饭大单让你日赚1万2?老 
  • 7E科士威:当传销穿上网络外衣_农村创 
  • 8黑木耳的主要营养价值_农村创业小项目 
  • 9无抵押小额贷款是真的吗?他被无担保网 
  • 1杨帆:在校大学生6万元组建影视工作. 
  • 2开个鞋店要多少钱?10平米小店年赚19. 
  • 3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年利润20万元的. 
  • 4真功夫两大创始人“龙虎斗”从家族合. 
  • 5农村穷小伙真实创业成功案例:5年打. 
  • 6开个什么小店最赚钱?巴掌大的店月赚2. 
  • 7[致富经狼]杨洁:养狼建新疆最大养狼. 
  • 8适合北方的养殖业 一月竟赚上千万 
  • 92015最新致富之道!7旬老太太5年赚600. 
  • 1090后创业成功案例!700元起家17天赚7. 


  • 触屏版  |  网页版  |  网站留言 |  网站分类 |  地摊库
    免费语音合成录音  |  主持人  |  广告词  |  配音主持人
    蒙ICP备14002268号-2

    辽公网安备 21021702000169号

    05/03 23:47
    首页 刷新 顶部
    录音加微信客服 
    真人制作广告录音配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