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一条写着“林城现有大量榉树树苗供应,规格5~8公分,价格优惠面谈,联系方式:李先生1375722XXXX”的短信进入长兴苗木从业者的手机。这不是病毒,也不是虚假的诈骗短信,而是长兴实施“浙江省百万农民信箱平台”的惠民短信。
浙江省农民信箱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,为农民提供种养殖技术的辅导,同时也为农产品销售开疆辟土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惠民平台”。
做好技术支持成为农民“贴心人”
作为湖州地区第一个“百万农民信箱平台试点”,我县利用互联网技术,依托通信运营商的技术设备建立实名制网上信箱,顺利搭建农民信箱平台。
对于农民信箱的作用,林城镇桥村的种粮大户沈柏勤深有感触。今年的干旱,使得我县农作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“吃水难”问题。但种了600多亩水稻的沈柏勤却笑道,“今年的水稻不仅没有受太大影响,产量还有所增加,这其中,农民信箱可发挥了大作用!”沈柏勤说,最近几年种水稻赶上了最省心的时代。
像沈柏勤说的,农民信箱的最大作用之一,就是让农户更省心。无论是天气的阴晴突变,还是降水量激增迅减,亦或是农产品价格走势的起伏涨落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,农民信箱都会通过一条条短信,发送到全县农民、农技人员、涉农企业或其他人员的手机上。这对于农户来说,就像带了一个“贴身保姆”,随时随地获取种养殖的技术支持。“就像今年的旱灾,县农业局早早地发来短信提醒做好准备,所以我事先准备了十台水泵,从外港翻水进行灌溉,保证了水稻的良好生长。”
据悉,今年1~10月,通过“农民信箱”群发各类预警动态信息共48次,共计28.1万余条;发布《农情动态》、病虫防治简报10期,共计群发125万条。
发起电子商务打造增收聚宝盆
和各种预警信息和技术支持一样,“每日一助”和“网上摊位”也获得了农户的一致好评。“利用农民信箱的各种功能,我们不仅能有好技术,还有好销路!”一说起农民信箱平台中的“每日一助”,虹星桥镇毕家村的叶友根就有说不完的话。
今年8月底,叶友根急匆匆地找到了虹星桥镇农办的工作人员,气喘吁吁地向农办人员吐苦水:“我种了30几亩广叶石栏,长势好,数量也多,但是销售行情不是很好。”
听说农民信箱平台上有“每日一助”功能,叶友根就赶紧来到镇农办,希望通过农民信箱的“每日一助”解决自己的销路问题。“说来还真灵了!前一天发布了苗木出售信息,第二天就收到十几条预定、洽谈的电话!”这让一辈子靠“吆喝”卖树的叶友根乐得合不拢嘴,“信息一发布,没出半个月,广叶石栏就销售一空。”
除了“每日一助”,“网上摊位”也让农户获益良多。前阵子甲鱼大量上市,和平神塘甲鱼专业合作社的庄建坤除了向县农业局申请发布了1万斤“神塘牌”甲鱼销售信息之外,还在农民信箱平台上“租”了摊位,进行甲鱼的销售。“‘网上摊位’就等同于一个电子商务平台,将自己的产品信息发送上去,进行网络营销。”庄建坤点开自己的“网上摊位”,看着销售业绩说,这样的销售方式比以往省了不少事。
农民信箱工程的实施,真正打破了销售地域差距大、宣传力度受局限、花费成本过高等一系列困扰,利用“线上+线下”互动的模式,提供了一条低成本、快传递、广告知的销售方式,真正鼓了百姓的钱袋子。
县农业局科教信息科副科长宁利根介绍,今年截至10月底,‘每日一助’共发布信息305条,累计群发1865万条,共建网上摊位311个,常年保持产品数315只,各类经济主体和农户发布有价值的农副产品供求信息7621条;全县累计买卖信息发布总数6292条,共信息发布总数1593条。
做好平台建设助力三农新发展
为了能让像沈柏勤、叶友根、庄建坤一样的农业大户有更好的种养殖技术和销售信息传输“帮手”,县农业局对农民信箱平台参与人员进行多次培训。“由于农民信箱平台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,因此在培训工作上,我们主要对村级信息员、大学生村官、涉农经济主体进行重点培训。”宁利根边介绍边留意电脑上新发送过来产品的发布请求。
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,县农业局也指出了农民信箱平台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。“目前,农民信箱注册工作有待完善,特别是精准分类这一块;另外整体应用水平还不够高。”宁利根说,此外,供求信息不平衡也是短板之一,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主体减少等原因,信息报送和发布量明显不足。“同时,信息员队伍不稳定,流动性大,这也是要着力解决的问题。”
下阶段,县农业局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,完善联络服务体系,深化信箱应用功能;同时继续抓好“网上农博会”工作,结合主要农时季节做好产品发布专场和对接活动,组织好全县有规模的涉农企业、农业经济主体参与。“要让更多的农产品和生产经营主体活跃在互联网上,从而将农民信箱平台打造得更加完善,惠民作用凸显到最大化。”宁利根笑着说。得知“网上农博会”的情况后,庄建坤兴致勃勃地说:“农民信箱帮助我们的农产品走出去,我们也要更多地参与,借助农民信箱平台,齐心协力将长兴农产品的品牌打出去!”
可查找: 农民, 农业大户, 农业信息, 浙江长兴, 信息报送,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