摆地摊有哪些策略?“卖油煎豆腐利润是挺可观,就是累得遭不住。”李勇(化名)今年23岁,现在江北一家工厂上班,每天下班之后,他和妹妹推着卖油煎豆腐的小推车,准时出现在嘉州附近,“一碗煎豆腐卖5元,一天下来能卖三四百元。”李勇告诉记者,自从开始摆摊,他每天早上三四点就得起床去市场采购当天的新鲜豆腐,每天下班后马不停蹄地回家搬工具,“主要是购买、加工食材耗费时间,并且每天工作量都很大,我有时候累得站着都能睡着,后来只能让妹妹过来帮我。”
和李勇的劳苦作业不同。现就职于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文员丽丽(化名),她的地摊生活则相对轻松和惬意。“我们主要卖围巾和毛衣项链,近期准备再进一批袜子。”记者在南岸区学府大道七季城小区内见到了摊主之一的丽丽,她告诉记者,她和朋友每天下午6点下班之后,就过来这里摆摊,一直到9点左右收摊,“遇到下雨或者心情不好,就休息一天,时间安排很随意。”问及每天的收益状况,丽丽回答:“看情况,有时候运气好,能卖一个不错的价格。比如我刚卖出去的一条围巾,昨天同样一条围巾我卖的35元,今天只卖了30元。”
“我们第一次进货就是去朝天门批发市场买的,进价相对较高。”丽丽告诉记者,上个月她和朋友开车去朝天门批发市场买货,由于人生地不熟,他们拿到的批发价格比其他人都高,“但是有些不好卖的款式,比如毛衣项链,我们就拿回去和商家换,如此的话,风险就小很多。”
“去实体店买毕竟不太方便,后来索性就在网上拿批发,不仅价格便宜,而且送货到家很方便。”但她同时也说,网上买的货,质量得不到保证,“有时候同一个品牌的东西,网购的质量明显没有实体店买的好,而且成交之后不能退货或者换货,风险较高,网上购物是一项技术活,全凭个人的眼力。”




